作為本屆中國商標年會的主題會議之一,9月7日上午,由中華商標協會主辦、山西省商標品牌標準化建設促進會主辦,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中關村遠見知識產權創新研究院協辦的沙龍——“地名商標與地理標志的注冊、保護與正當使用”成功舉辦。
本屆沙龍不負眾望,特邀全國資深法官與知名專家參加,圍繞地名商標及地理標志注冊的難點、保護策略與正當使用邊界,解析典型案例,指引司法實踐。沙龍吸引了來自多家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以及相關組織的100余位代表前來參與,中關村遠見知識產權創新研究院院長余暉主持本次沙龍。
地名商標、地理標志,均包含地名這種公共資源,但地名商標和地理標志在侵權認定規則、舉證責任以及同業競爭者正當使用抗辯等問題上,均與普通商標存在差異。如何平衡地名商標、地理標志的保護需求與同業競爭者正當使用地名的權利,對行業影響巨大,值得各方關注。
在發言環節,演講嘉賓們聚焦主題,回顧了我國地名商標與地理標志的發展歷程,系統梳理了二者的注冊依據、正當使用范圍及二者權利頻繁沖突的原因,并結合司法實踐,通過對大量典型案例的深刻解讀,從侵權認定標準、舉證責任分配、通用名稱抗辯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當前解決地名商標與地理標志權利沖突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針對如何判定和解決兩者之間的侵權糾紛爭議,專家們以多元視角分享觀點,并提出了一系列務實且有建設性的思考。專家們提出,要在保護在先合法權利、誠實信用、防止市場混淆、利益平衡等原則的基礎上尋求解決思路,力爭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信賴;裁判邏輯需緊緊圍繞真實性、地域性、特異性和關聯性,以產地和品質為雙重要件。專家們建議,在立法層面上,可借鑒國際立法經驗,加強地方立法保護;在行業層面上,可主動升級質量管理標準,建立可信溯源機制;此外,可擴大地理標志維權主體,通過引入檢察機關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方式,加強對正當權利的保護,構建司法、行政、行業和平臺共同參與的嚴格保護、合理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法治生態。
在專家的精彩演講之后,沙龍進入互動交流環節。現場來賓展開了熱烈討論,多位企業代表結合工作中遇到的知識產權實務問題踴躍提問,與演講嘉賓深入探討,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指導。與會者紛紛表示,各位專家演講內容充實,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強,令聽眾受益匪淺,專家們的獨到見解也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散會,人們還在意猶未盡中相互探討,細細回味今天的收獲。
感謝中華商標協會的大力支持與各界朋友的長期信賴,使我們的沙龍能夠順利舉辦。在3個多小時的聚會中,大家既收獲了豐富的知識和信息,也增進了友誼和信任,更開拓了視野和思路。期待以后有更多的機會與大家共同探討更多知識產權話題,一起在交流中成長進步。